夏日早晨,踱步于风水塘边,和煦的阳光洒在水面,微风阵阵,绿影婆娑。
这里是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下北村的布心小公园,晨钟暮鼓时分,这里便热闹起来,孩子们嬉戏打闹,老人们散步遛弯,交谈声、欢笑声此起彼伏。鲜为人知的是,这处深受村民和孩子们欢迎的乡村公园,此前是一片杂草丛生、臭气扑鼻的“环境堵点”。下北村布心小公园蝶变背后,蕴藏着一段“众筹”资源建公园、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基层环境治理的故事。
“众筹”资源,荒地蝶变
“以前这里堆积着各类垃圾,有人围地种菜,还有人在这搭棚子喂鸡。一到夏天,味道便蔓延开来,臭气熏天。”下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傅木泉点开以前的照片说。
另一方面,布心村小组位于下北村中心位置人口相对密集,长期以来居民缺乏休闲放松、开展活动的场所,面对民生需求热点,今年一开年,下北村积极行动了起来。下北村党支部统筹谋划,成立乡村绿化工作小组,紧紧围绕“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管护”的工作要点,开展座谈会、走访入户、现场摸排等大小行动10余次。
面对土地资源紧张,土地整备工作任务量大,生态公园布局困难的情况,傅观带和傅金水两名党员捐出个人土地用于公园建设。在下北村党支部和党员带动下,越来越多企业、村民参与到绿化工作中,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工程公司提供九游会网页入口的技术支持;施工团队、园林公司负责绿化设计、植物配置和园艺维护;党员认领绿化岗、组建党员护绿队;村民和志愿者主动参与公园保洁……
“企业、乡贤、村民、社会团体纷纷捐资捐物,建设资金全部来源于自发募捐,一些远在外地的朋友也跟我联系,参与募捐人数超100人,募捐款项超过23万。”傅木泉介绍,在多方努力下,公园仅用三个月就修建完成。
凝心聚力,共建美好
“公园建设好后,我和小伙伴们终于有了新的地方可以玩,我们一般会约在这里玩游戏。”来自布心村读三年级的王雅园高兴地说。
如今,布心小公园已经成为下北村一处乡村新景点。
这个占地约1500平方米的乡村公园,绿植共500余棵,包括紫花风铃木、红继木、簕杜鹃、黄榕球等,呈现出错落有致、生机盎然的效果。原有风水塘通过水质净化、排水管道完善,增设石板石凳、文化墙,升级成为一处活力焕发的景观湖。
居民齐参与,绿动山海间,下北村成为深汕创新基层治理,加快推动乡村环境品质提升的一个美丽典范。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