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安门片区位于深汕合作区鲘门片区的最东端,背靠青山、三面环海、风光旖旎,迅速成为了深汕人和珠三角游客度假新选择。张贵 摄
“车流量、人流量比往年多,沙滩也更干净了。”日前,在盘点“五一”假期时,南方澳渔港度假村总经理唐海艳说。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作为一个日渐崛起的旅游胜地,这里历史人文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客家、福佬、疍家、畲族(少数民族)等族群并存;这里依山伴海,空气清新,涵盖了半岛海岛、古寨寺庙、温泉冷泉,青山绿水、蓝天碧海。
与此同时,深汕合作区还持续借力国际国内高端智慧,计划将小漠湾文旅小镇打造成为“城市厅堂、艺术殿堂、创业学堂、度假天堂”,助力建设“产、城、人、文”和谐共生的国家级文化旅游小镇。
发展潜力巨大的、前景备受瞩目的深汕合作区,如何念好“山海经”,通过“山海 ”打造高品质旅游胜地?值得期待。
山海特色景区有序开放备受市民青睐
水底山正宗温泉、高山流水民宿、绵长的海岸线、细软的白沙滩、轻柔的海风……丰富的山海旅游景观一直都是深汕合作区的优势资源。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深汕合作区提质增色,备受市民青睐。
其中,南方澳渔港度假村“五一”小长假前三天园区日均人流量超千人,车流量近200辆,入住率达75%。总经理唐海艳告诉记者,为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景区策划了一场特殊的篝火晚会。同时主要从防控机制、设施物资、内部管理、游客排查四大方面做好疫情防控。
“这次假期我首选深汕合作区,因为这边海滩很漂亮。”游客谢女士表示。记者在现场看到,景区内游客众多,主要集中在沙滩边捡沙白、挖海蟹。
而全新升级的百安门片区日均人流量达5000人次。地图显示,百安门片区位于深汕合作区鲘门片区的最东端,背靠青山、三面环海、风光旖旎,迅速成为了深汕人和珠三角游客滨海度假和网红打卡的新选择。
据了解,深汕合作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将三面环海的百安村列为全区乡村振兴战略示范点。2019年11月起,百安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正式启动,将打造成为中国南海海域边具有地中海风情的璀璨明珠。
在深汕合作区北片区,温泉康养特色旅游同样火爆。“这里有鸟巢形状的树屋,有温泉入户,可以边泡温泉边看星空。”日前,龙岗市民仝小姐兴奋地发朋友圈,她和几个闺蜜相约在水底山温泉享受了一次温泉之旅。“尽管价格很贵,住一晚要数千元,但温泉品质很值,常常供不应求。”
激活全域要素实现后发赶超
深汕合作区现有水底山温泉庄园、日月湖生态园、南方澳渔港度假村、百安半岛、海丽国际高尔夫球会、银海湾海洋生态乐园、云台禅寺、凤河义渡、羊蹄峻岭、新厝林寨、桃花源艺术村等旅游景点,旅游产业开发空间较大。
但要打造高品质旅游胜地,仍有不少困难和挑战。如缺乏旅游专项规划,尽管该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纲领性的旅游规划来指导具体实施,会造成旅游资源无序开发;如缺乏精品旅游带,该区旅游资源现状基本以点状开发为主,圳美绿道沿线和滨海地带未打造成精品旅游带;如旅游基础设施薄弱,高品质酒店、餐馆、旅游道路、旅游指引等设施不完善;再如旅游产品较少,现阶段娱乐性强、可玩性高的项目、产品少,不利于吸引游客;最后是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需引进高水平服务业人才,以及对现有从业者加强培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尽管如此,业内专家还是对深汕湾畔绝美的自然本底和人文条件给予高度评价。大家认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深汕合作区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作为深圳第“10 1”区,这座站在中国经济特区巨人肩膀上建设的新城在体制机制上拥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可能的广阔发展空间,除未来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外,还坐拥山、海、河、湖、湿地、渔港、小镇等全域要素,这一切都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深汕合作区正多措并举、源头发力加快推动旅游产业整体规划。4月27日,一则《关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片区水底山温泉东两宗住宅用地出让预公告》引发关注。“温泉小镇,资源稀缺!”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水底山温泉旅游品牌效应不断强化,以及深汕合作区北片区康养度假规划不断照进现实,不远的未来,深汕合作区有望一跃成为山区温泉生态旅游的典范。
着力共建大型文化旅游项目
深汕合作区作为“中国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首创者、飞地治理模式首创者”,国内无先例可循,现阶段,部分工作尚需摸索进行。
“我区文体旅游资源丰富,但未充分开发,我们正筹办系列文化、体育、旅游活动、编制旅游攻略宣传册,积极向外界推介我区文体旅游资源,预计下半年将完成制作并进行投放。”深汕合作区公共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深汕合作区将着力共建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众所周知,这里古村落、红色遗迹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深汕合作区公共事业局将积极培塑“红罗畲族”“红色革命”等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古村落等文物保护力度;积极学习江浙地区古村落保护性开发的先进经验,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与区科创经济服务局联合举办大型文化旅游招商活动,吸引国内优秀文化旅游企业落户;坚持开发与保护结合,在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开发赤石镇新厝林、羊坑、新城、秋塘4个广东省文化古村落;近期完成新厝林、千秋塘的修缮工作,完善壮帝居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
■延伸
山海 乡村:
深汕合作区创新打造旅游特色品牌
为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对标全省最优最好标准,加快推进旅游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品质化发展,着力打造深汕特色山海乡村旅游品牌,深汕合作区制定了《2020年打造山海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实施方案》(后简称《方案》)。
打造深汕特色山海乡村旅游产品
根据《方案》,深汕合作区将在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南君寮创意文化产业园启动期建设,启动红罗村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培育建设;打造深汕合作区“温泉 古驿道”2日游省级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启动新厝林古寨及小漠镇革命烈士纪念碑等10处红色革命遗迹的修缮、保护与建设工作。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深汕合作区将突出重点、分批实施,优先支持培育南君寮创意文化产业园乡村创客基地,带动旅游特色村庄建设发展,以典型示范引领,精准施力,分批推进,形成品牌效应。
此外,深汕合作区将紧密联动、强调协作,围绕旅游产业建设工作,各部门加强协同力,各司其职,密切合作,聚力推进旅游业态发展。
同时,倡导科学发展、因地制宜,深汕合作区将充分考虑各街道村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深入挖掘整理人文资源,积极适应现代旅游需求,做到因地制宜,发掘内涵,培育特色,打造具有深汕特色的山海乡村旅游产品,提升全区旅游吸引力。
“四手联弹”奏响山海旅游深汕交响曲
纲举目张,深汕合作区如何大力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旅游品牌?一方面,该区将加快南君寮旅游特色村建设。
对接小漠镇南君寮“520”艺术现场项目,配合并大力支持项目启动期旧房翻修及周围环境整改工程,盘活“空心村”,赋予古村落的残恒断壁新生命,擦亮合作区“四堂”品牌。于11月底前翻修约40个旧房,完成艺术性改造、街巷公共绿化景观改造,并引进三四十家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工作室、咖啡厅及书吧等商户。
另一方面,全力打造深汕合作区“温泉 古驿道”省级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面大力支持水底山旅游度假区申请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努力创建深汕合作区“第一温泉”品牌。争取在2020年年底前指导水底山景区完成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卫生条件、安全生产、导游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造提升,为申报5a级景区打下基础。同时,加快制定羊蹄峻岭南粤古驿道的修缮方案,于2020年5月下旬启动古驿道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力争年底完成深汕合作区“温泉 古驿道”2日游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申报准备工作。
再者,培育红罗村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红罗村是深汕合作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畲族村落),同时也是国家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好、培育好、利用好红罗村的文化及旅游特色,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推广民族特色旅游具有重大意义。合作区要力争于2020年6月前启动红罗村专项需求调研及环境整治等系列工作,于11月前做好申请广东省第二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前期准备工作。
还有,启动新厝林古寨等省级古村落及小漠镇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革命遗址的修复与保护工作。
加快启动赤石羊坑、新厝林、新城、秋塘等四个明清古村落的修复与保护工作,于8月前完成古村落修复前期考察相关工作。全面开展红色革命遗址的普查工作,由区党政办负责,于6月前完成四镇57处红色革命遗址的普查工作,并分批启动小漠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彭桂同志牺牲处、东征军羊蹄岭战斗遗址等具有10处重要意义和保护价值的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工作。(记者 陶清清)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