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贵如金。清明节前夕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的茶农,趁着春光采茶制茶。深汕特别合作区北部山区,属莲花山余脉,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叶生长。赤石镇赤石村、大安村、明溪村、新城村均有种茶的传统。
本省的白叶单枞、梅尖茶、源自中国台湾阿里山的金萱茶、原产安溪的梅占茶、还有产自深山的仙人菜,品种不一而足。春茶采摘后可制成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品类,尤以绿茶为主。
春茶收成好 采茶曲迎客
赤石镇上有个金竹源种养专业合作社,老板叶源顺种了20多亩金萱茶。用花生榨油后的渣发酵后做底肥,再铺上羊粪,一年可以长三季。春雨充分滋润后的茶树长势喜人,春茶可以从清明采到谷雨,一季产量可达上千斤。天晴无雨宜采茶,密密麻麻的嫩芽立在茶树枝头。采茶的阿姨、大姐们头戴草帽、提着茶篓,找到茶树顶上翠翠嫩嫩的“两叶一芽”。轻轻一掐,收入篓中,就这么在茶园中穿行,一行行“扫”过去。茶树就变“矮”了,从青翠变成深绿了。
天气好、风景好、收获好,阿姨阿嫂们高兴地唱起了采茶曲,邀请来访的客人品新茶。采摘下来的生茶,晾过后分批送进茶叶杀青机,经过300-330℃高温杀青后,再经由茶叶揉捻机揉捻,重新放进杀青机炒干。过程需要数个小时、随时控制火候,然后经过仔细拣选、分级、包装,就可以正式上市了。
自然有机茶 清香好回味
杨贵环在大安村北部承包了约700亩的茶园,是村里有名的种茶大户。他种茶、制茶的方式大不相同,茶苗长成后就没有施过肥。这样虽然长得慢、产量低,但是自然、生态,茶香更浓,品质受到买家认可,未来还有望取得有机茶认。他注册的“桐锣湖”“铜锣湖”品牌茶叶,从摘茶、除草到炒茶,全过程使用人工。据他说:”采茶要非常轻柔才可以,一名工人一天只能摘10斤茶叶,炒制成后,只有2斤左右。“新茶香气扑鼻、茶汤清亮,轻啜一口 茶香沁人心脾,还有回甘,口舌生津,值得反复品味 。
高山仙人茶 奇趣待寻访
本地最有名、可能也是最贵的茶叫做仙人茶,是一种长于高山峻岭的野茶,有清热、护肝、养胃等功效。其来源有多种说法,有说是百多年前住在高山上的先民,种的茶遗落的茶籽长大;有说是鸟吃了茶籽后随粪便排出,逐渐生根发了芽;还有传是仙人喝茶时抛出的茶叶长成的。
更特别的是,据说仙人茶移栽之后就变了味儿,因此很珍稀、形形色色的传说与考证,为仙人茶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文/程泉(深圳商报)
图/林锦洲(深圳新闻网)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村干部提供
视频/罗瑜、黄杰(深圳新闻网)
深汕特别合作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