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尽所能 深汕“碳”寻绿色良方-九游会网页入口

热门搜索: 住房保障 招聘 比亚迪 企业开办
九游会网页入口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深汕
当前位置: 九游会网页入口 > 政务动态

“节”尽所能 深汕“碳”寻绿色良方

  7月10日-7月16日为全国第33个节能宣传周,今年的节能宣传周以“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为主题,作为一个制造业当家的城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如何实现绿色蝶变,成为一座向绿而行的产业新城呢?

  近日,记者走进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企业,了解光储直柔、碳捕集等绿色技术的示范应用。

  光伏发电建筑变身“充电宝”

  一年节约10万度电,碳排放减少近一半,这是全球首个运行中的“光储直柔”建筑——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建绿色产业园办公楼运行一年多来的“成绩单”。

图片1.png

  中建绿色产业园建筑外观看起来与其他建筑并无差异,但节能的“破题之钥”就藏在楼顶,产业园在400多平方米的屋顶铺设了大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生产的太阳能源存储在大楼的锂电池设备中,并通过柔性用电管理系统向大楼内的空调、照明、汽车充电桩和直流电器供电。”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齐贺介绍。

图片2.png

  走进产业园办公区,室内温度适宜,四台直流中央空调正吹送凉风,即使在用电高峰期,运用“光储直柔”技术的产业园也不担心用电及突然断电等情况。中建绿色产业园建设储能电池、双向充电桩两种“充电宝”来储存白天用不完的光伏发电,在没有光伏发电时向中建绿色产业园供电。储电设备可以年平均发电量超6万度,可为中建绿色产业园提供近三分之一的正常办公所需电量。

  整个办公区域采用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电压在48v以下;空间里的办公设备、电器,比如热水壶、空调、照明等,都配备了直流柔性电器。通过直流配电,预计可以减少交直转换环节造成的约6%—8%的电量损失。

  目前,中建绿色产业园内4个工厂已经完成了“光储直柔”系统改造,正式投入运营,整个产业园已成为可复制的近零碳园区模板。

  捕捉 co₂  气体转化为“新产品”

  夏日傍晚,深汕特别合作区退潮的海滩边,有不少的“赶海人”经常可以看到大朋友带着小朋友捕鱼抓虾。赶海捕鱼抓虾你肯定知道,但你听过捕捉二氧化碳吗?在华润电力深汕公司的电厂里,早在2019年,便已经建成世界第三、亚洲首个多线程ccus(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测试平台,用来捕捉二氧化碳。

  华润电力深汕公司建成的碳捕集测试平台,可从电厂烟气中捕集二氧化碳,经提纯后纯度达到99.9%的液态二氧化碳便可满足工业化利用需要。

图片3.png

  华润电力深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华润电力深汕公司碳捕集测试平台每年可捕捉二氧化碳2万吨,相当于一辆小汽车行驶80000公里排放量或相当于约1333公顷的森林固碳面积每年的固碳量。

  除了碳捕集技术之外,华润电力深汕公司还使用了微藻固碳技术。藻类虽然形貌微小,但它却可以捕食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利用自然规律实现固碳减排的“妙招”。

图片4.png

  华润电力深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微藻规模化培养可年产干物质25吨/公顷,并吸收二氧化碳45吨。目前华润电力深汕公司已创立微藻研发中心,并重点研究微藻固碳技术,利用微藻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生物质。

  (李智森 毛霞)

【我要纠错】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