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备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也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难”。在深汕高铁深汕段土地整备工作中,深汕特别合作区镇村基层干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群雁齐飞”担当作为、务实肯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深汕高铁建成后,深汕特别合作区到深圳中心区仅需30分钟,到坪山只需10多分钟,将有力促进深汕加快与深圳一体化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下北村“两委”干部到惠东县村民家中签约
头雁领航,群雁高飞。深汕高铁深汕段土地征收涉及下北村8个村民小组。在傅木泉的带领下,下北村“两委”干部与区土地整备局征地干部、鹅埠镇驻村干部同心协力,仅用20天的时间便顺利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成功签订征地协议,为下一步的入户签约谈判奠定基础。今年春节过后,他们在2个月内成功完成了17栋房屋搬迁签约。
在此期间,面对一块争议多年的土地,傅木泉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查对历史资料,成功获得了下北村茅洋村民小组和大新村民小组的共同支持,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移民村,茅洋村民小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后,村民排着队到村委签青苗补偿协议。
“土地整备工作,既要‘磨嘴皮子’也要‘磨鞋底子’,既要和群众讲政策、谈未来,也要多上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傅木泉说,土整工作也是群众工作,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
当好“贴心人”
面对部分群众对搬迁政策的不理解,深汕土整干部们站在群众的角度来考虑,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事来办,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当好征迁群众的“贴心人”。
赤石镇土整干部到田间地头与村民讲解政策
当高铁建设遇到群众生计时该如何抉择?深汕高铁深汕段赤石镇征地工作组给出了答案.
此外,在深汕高铁深汕段土地整备工作中,鹅埠镇和赤石镇村干部在区土地整备局、区公共事业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支持下,为20余名搬迁群众解决了子女上学问题。
一路通则百业兴,一条高铁联通了广袤城乡,更串联起机遇与希望。
7月12日,深汕高铁项目鹅埠段启动首批房屋拆除,其中有一栋房屋是下北村村民傅建民祖辈传下来的老屋。当挖掘机勾掉老屋房顶时,傅建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
赤石镇土整干部到现场测量青苗补偿
为了家乡的发展、群众的利益,在广州做生意的新里村老村委会主任刘仲明接受赤石镇征地工作组的返聘,回乡参与深汕高铁征地工作。刘仲明运用自己扎实的群众基础,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说,以前赤石镇交通不便,现如今赶上了高铁穿行而过并在赤石镇设站的好机会,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转变村民的想法,加快深汕高铁落地建设。
如今,深汕高铁深汕段全面完成土地整备任务,项目建设有望跑出“加速度”。
图/区土地整备局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