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
中铁北京局承建的
深汕站站房二标项目
首根试桩顺利开钻
为确保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
桩基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本次试桩共计18根
其中直径1.2米试桩6根
直径0.8米试桩12根
设计桩长为9.8米-30.2米之间
预计一周内全部完成
项目部积极克服
恶劣天气、地质复杂
场地场坪、清淤换填
协调工作繁琐等情况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统筹规划、精心组织
按照指挥部开工标准化要求
完善准备施工方案
作业指导书及应急预案等140余项文件
多方协调组织人员、机械进场
开展专项交底培训
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规范
确保整个施工过程有序可控
深汕中心——新时代湾区建设标志性门户
中铁北京局承建的
深汕站站房及配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未来中心区
是深汕铁路的起始站
由站房及客运服务设施工程
城市配套工程、综合开发工程
三个部分组成
总建筑面积约35.6万平方米
站房规模约4.8万平方米
站场规模5台13线
其中广汕场为3台7线(含正线2条)
深汕场为2台6线(含正线2条)
车站最高聚集人数3500人
远期高峰小时发送量6442人
属于大型铁路旅客车站
汇集广汕高铁、深汕高铁
开启“深圳半小时”“广州40分钟”生活圈
深汕站作为深汕合作区的前沿节点
新时代湾区标志性门户
将构架起象征荟聚与变化的“深汕之桥”
融合山水与城市
汇聚人、财、智、信、物
集成高效便捷的交通
是粤港澳大湾区向东辐射的战略节点
也是深汕特别合作区
承接广深、辐射粤东的重要交通场站
“深汕之桥”——合作区对外连接的交通桥梁
深汕站建设以“深汕之桥”为设计理念
寓意连接深圳和汕尾两地的桥梁
造型上打破以往常规高铁枢纽
平面方正的刻板印象
大胆采用流线型平面设计
流畅饱满的弧线边际
加上层层蝶变的退台式造型
巧妙构成“桥”的形象
在天空勾画出优美、灵动的天际线
站房屋面设计结合
站城综合开发斜向动感的形体
创造性构建“交互之桥”、“共创之桥”
“未来之桥”、“活力之桥”
与四个象限的门户功能需求结合
布置高融合度、高辨识度、高体验度
的交互服务功能
引导旅客建立个性化的动线选择
全方位融入站城生活中来
站城融合——国内首创上盖下商业开发
建筑整体采用“东站西城”的布局模式
东侧站房综合体集成多种交通方式
极大提升旅客出行效率
西侧城市综合体融合城市商业功能
以商业人气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站城融合一体化的功能布局
通过“深汕之桥”
将城市肌理、生态自然
交通网络和人际互动紧密相连
深汕站将融入“盖上盖下”商业开发
车站屋顶及地下空间同步规划商圈
可以充分利用车站的空间资源
为乘客和周边居民提供更多便利和服务
此商业开发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能够进一步发挥交通枢纽商业功能
打造站城一体化发展典范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