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布2021年工作要点
“全面履职深化年”全力推进七大领域34项重点工作
▲深汕合作区拥有50.9公里优质滨海岸线资源。图为小漠湾畔。
唯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行稳致远、扬帆远航。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在2021年工作大会上发布的《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2021年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明确了深圳第“10 1”区在“全面履职深化年”的任务书、施工图、时间表,也在鞭策全区上下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始终保持“归零”心态、“冲刺”姿态、“赶考”状态,以先行示范标准实现深汕合作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结果。深汕合作区在《工作要点》中部署了七大领域34项重点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执政基础;推进重大改革,破解关键难题;实施重大工程,构建城市框架;聚焦重点区域,打造发展高地;发展重大产业,做实实体经济;保障重大民生,提升幸福指数;实施重点治理,优化营商环境。
扛起改革创新使命
创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改革创新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工作要点》首先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执政基础,并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人才、制度等方面建设均作出明确部署要求。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也是深汕合作区与生俱来的城市基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也都赋予了深汕合作区在改革创新上更大的使命。
根据《工作要点》,深汕合作区将制定实施《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落实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动湾区办、先行示范区办和综合改革试点办“三办合一”实体化运作,开展深圳都市圈“飞地”模式及深汕融入深圳发展策略研究。要深化土地征收制度改革,重点探索开展深汕合作区土地征收和农转用审批改革等工作,有序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落实“一户一宅”政策。
体制一改,天地变宽。《工作要点》明确,深汕合作区将继续推动落实原有的地级市一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镇改办事处”工作,出台“三定”方案。继续推动设立社保分局、医保分局。继续协调海关、海事、银保监、证监等中央垂直机构在深汕合作区设立机构并划归中央驻深机构管辖。继续推动出台深汕合作区户籍政策,争取推进户籍划转工作。
全面落实民生工程
让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工作要点》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四大民生领域,保障落实落细惠民政策,努力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劳有厚得,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住有宜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大住房供应力度,加快推进深耕村、海逸村、安居深乐村、安居深颐村等人才保障房建设。全面启动并完成临安里、临邦里、临富里、临泰里等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有序推进区内商品房项目开发建设和入市销售。
厚植教育沃土,才能筑牢民生之本。《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实施教育强区,全面启用南外深汕西中心学校,秋季学期启用南外深汕幼儿园。完成深汕高级中学主体结构工程,加快推进深汕高中园建设,重点引进深圳“十大”优质名校进驻。规划建设深颐学校、深汕实验学校、望鹏学校和小漠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推动百合外国语深汕学校等民办名校落地建设。推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汕校区、深圳信息技术学院深汕校区等落地建设。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提升医疗设施配套,加快推进深汕人民医院工程进度。推动深汕门诊部实现与院本部同质化管理、一体化运营。加快四镇卫生院向社区医院转型升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作要点》提出要全面落实“稳就业”“保民生”,面向重点群体,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专项培训,选取有条件的村(社区)试点建设电商基地,创新制定村(居)民社(医)保九游会网页入口的解决方案。
聚焦重点区域重大产业
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新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工作要点》提出,今年深汕合作区将推动深汕合作区总体规划纲要完成审批,推进中心组团望鹏、北城和小漠港等片区控规编制,开展小漠东片区城市设计,做好赤石河“一河两岸”规划设计方案成果整合。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重点谋划好一批支撑作用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使规划更好地引领促进新城发展。
同时,随着规划引领作用日益彰显,深汕合作区在《工作要点》中,要求“牵牛牵住牛鼻子”,聚焦重点区域、重大产业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工作要点》对中心区、鹅埠先进制造集聚区、深汕湾机器人小镇和小漠湾国际文旅创新小镇等重点片区建设作出部署:要提速中心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深汕站tod一体开发建设,加快望鹏和吉水门片区开发建设;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入驻时尚品牌产业园,推动深汕西文体中心、深汕西会展中心全面开放,深耕村人才房投入使用;要推动深汕湾科技城全面运营,继续加大市政道路和水系整治工程建设力度;要加快红海大道、创新大道小漠段建设,全面提速香山文化公园、华侨城艺术三馆等一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小漠湾湿地公园建设。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按照《工作要点》部署,深汕合作区要瞄准龙头企业招大商优商,引进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行业龙头企业1~2个,设立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深汕研究院;要狠抓落地项目提质增效,持续激励规上企业、“小升规”企业释放产能、达产增产;要加速小漠国际物流港商贸物流园区落地,规划建设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依托海洋智慧港布局海洋新兴产业研发基地;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配套体系,重点发展滨海旅游、田园旅游。
此外,《工作要点》还提出要实施重点治理,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企业服务机制,强化金融服务保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爱商环境,且要重塑法治秩序,打造平安深汕,确保企业在深汕合作区茁壮成长。
提升城区功能品质
深度融入湾区一体化发展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工作要点》在提升实施重大工程,构建城市框架上部署着墨颇多,从基础配套设施、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在更高层次、更高标准上,提升城区功能品质,推进与深圳及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把一件件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首先要构建“内畅外达”的交通体系。《工作要点》提出,要推动广汕高铁、深汕高铁深汕合作区段加快建设。推动小漠国际物流港(一期)开港,加快深汕西高速改扩建进度,协调推进深汕第二高速开工建设,加快宜城大道(北段)、创新大道和创智路等骨干道路建设。
在完善市政公共设施和城市商业配套设施上,《工作要点》提出,要完成赤石河应急引水工程和“村村通”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协调推动水底山水库年内动工建设。要推动绿地中心、东部新时代等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启动赤河生态广场(二、三期)建设。要推动格兰云天五星级酒店正式开业,协调万豪、绿地2个五星级酒店加快建设。
新城建设需立当前、谋长远、促发展。《工作要点》要求,要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智慧水务、智慧空间、智慧应急、智慧海防、智慧消防等平台落地;要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完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推进环境保护“攻坚”行动;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345-187”工程,重点打造10个精品示范村。
新征程任重道远,新蓝图催人奋进。深汕人在奋力奔跑、逐梦前行中,把“任务书”变成“成绩单”,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建设发展定能快马加鞭、前程远大。
撰文:刘淑芳 胡腾方 孙晓慧
图:张贵
来源:深圳商报 1月27日 a5版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