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安全的食品安全环境,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怎么做的?-九游会网页入口

热门搜索: 住房保障 招聘 比亚迪 企业开办
九游会网页入口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深汕
当前位置: 九游会网页入口 > 专题专栏 > 深汕湾 > 深汕实践

打造安全的食品安全环境,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怎么做的?

距离深圳60公里

这里是深圳第“10 1”区

深汕特别合作区

这个区挂牌即将一周年

各项事业正在迅猛发展、蒸蒸日上

一起来看看深汕特别合作区

如何打造食品安全环境

从深圳出发开车两小时,就到了距离深圳60公里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深圳第“10 1”区。在该区挂牌即将一周年的时候,记者来到这块土地上采访,发现曾经的原汕尾市四镇正逐步发展成为产业初具规模、城市配套持续提升、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日新月异的全新产业新城和滨海新区。在这里,记者就食品安全采访了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伟平。

△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伟平(右)接受记者采访

q1:深汕合作区是深圳第“10 1区”,辖区食品安全状况在深圳接管前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a1:黄伟平根据工作安排,受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委托,很高兴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采访。2018年12月16日,中共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下辖四镇,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73万人,依山面海,拥有50.9公里海岸线。深汕合作区的食品安全状况在深圳接管前后变化还是非常大的。2019年4月,深汕合作区与海丰县正式完成食品档案移交,开始在深汕合作区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落实主体责任方面有了明显变化。

深圳全面接管前,由于辖区食品经营单位多数为本地人经营,对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类规范不够了解,食品安全意识相对淡薄,企业主体责任未能有效落实,食品安全水平与深圳存在较大差距。

深圳正式接管后,“规范管理”与“监督执法”双管齐下。一方面,全面受理食品经营许可申请,实现规范管理。经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协调,2019年3月我区开通了食品经营许可系统,全面受理食品经营许可的申请。截至2019年10月12日,我区受理食品经营许可申请396件,新发食品经营许可335份,占全区持证食品经营主体总量的47.8%。目前,全区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701家,其中食品流通单位378家,餐饮单位323家;食品生产企业7家,食品小作坊2家,农贸市场4个。另一方面,展开法律法规宣传和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监督执法。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海产品及其制品专项治理”等专项行动,加强监督管理,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同时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得到整体提升,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q2:深汕特别合作区又是如何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

a2:黄伟平市委、市政府对深汕合作区食品安全的要求是和深圳其他各区(新区)一样的。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工作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区党工委、管委会各级各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机制,形成了职责清晰、逐级落实、层层推进的协同共治机制,确保属地管理职责、党政同责落实到位。2019年8月28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正式成立,同时,各镇政府参照设立各镇食药安委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完善了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区党工委会议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出台《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方案》《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深汕特别合作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文件,实施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制度,与区内各镇政府签订《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书》。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批示和部署,并亲临一线,带队深入农批(农贸)市场、工地食堂、学校食堂等地开展调研指导和重大节庆日专项检查。认真践行总书记关于“四个最严”食品安全工作理念,在短时间内推动全区形成上下联动、部门之间齐心协力的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q3:目前,深圳正在开展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工作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深汕合作区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a3:黄伟平:深汕特别合作区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为抓手,立足深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除隐患、深调研、广宣传、严管控,推动实现风险防控与专项治理双向突破。

(一)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民生项目。一是积极推动快检车快检室的建设,结合快检室,推动深汕合作区第一个“食品安全便民服务中心、科普教育基地”落地。二是全面对辖区持证餐饮行业进行量化评级,完成208家餐饮单位的首次量化评级。三是推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召开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调研及工作部署会,着力推进标杆市场改造工作。四是完成“熟食中心”需求调研和建设规划工作,推进辖区“熟食中心”建设。(二)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一是加强对农贸市场、超市、网络订餐单位和工地食堂、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领域监管,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加强对米、面、油、乳制品、肉制品、酒类等重点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督促生产经营企业履行查验义务,规范台账管理,切实做到来源可溯。三是开展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利用快检技术加强生产、流通、餐饮与食用农产品销售环节抽检,促进全区食品安全质量水平的提升。(三)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培训。一是开展重点食品行业食品安全培训会、告诫会。在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多次举办餐饮食品安全知识授课培训和法律法规宣贯活动,对餐饮单位进行考核。二是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和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进工地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派发宣传资料、体验快检活动、参加游戏互动等形式,向师生和工人传递食品安全知识。

q4: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及深圳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工作,深汕合作区将如何全面加强和提升?

a4:黄伟平:接下来,深汕合作区将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和提升食品安全工作,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落实责任,深化举措。加快研究制定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的具体举措,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快推进工作部署落地见效。

(二)多点推进,突出成效。一是推进“一街一车一室一中心一基地”,打造“食品快检、宣传科普、便民服务、投诉举报、义工活动、巡查督导”为一体的新型快检室。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督导员、巡查员队伍及食药志愿者队伍建设,结合食品安全督导员相关管理制度,开展食品安全督导、巡查及志愿者服务等工作。三是按照“一区一中心”要求,加快建设我区第一个熟食中心。四是实施“互联网 明厨亮灶”工程,率先在学校(幼儿园)及大型餐饮单位后厨安装摄像头并接入互联网。五是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对照全市标杆市场标准,解决我区农贸市场硬件陈旧、管理落后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打造具有深汕滨海城市特色的农贸市场。

(三)严守底线,强力监管。结合当地实际,从源头上强化食品安全管控,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四有两责”要求,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做好食品日常巡查监管工作,加大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犯罪侦查队伍建设,强化行政监管和刑事司法的协调配合,加大食品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查办一批重点领域食品违法案件。

(四)持续宣传,共建共治。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力度,继续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进校园”等活动,通过研讨会、座谈会、培训会、新闻媒体、网站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及时向消费者、企业、群众传达客观准确的信息,让全区人民群众转变食品安全消费观念,主动支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q5:对未来深汕特别合作区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您有什么美好的设想?将采取哪些举措让深汕人民吃得更放心?

a5:黄伟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我们首先要贯彻落实好上级部门的要求,要不折不扣地按上级要求落实好食品安全工作,甚至是更高要求地执行。其次,要结合当地实际,管控好食品安全源头;通过开展食品快速检测,及时掌握食品质量;还要从上到下,加强食品安全宣传。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要提高站位,找准坐标,保证深汕标准不低于国家、省标准,建设具有深汕特色的食品安全项目。特别是我们作为地方领导要高位推动,率先践行食品安全理念,特别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形成上下联动,部门之间齐心协力的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q6:来到深汕特别合作区采访学习收获不小,亲眼看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干部群众“改革开放再出发,只争朝夕创新局”的干劲,感受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的决心和勇气。

a6:黄伟平: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汕特别合作区将朝着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和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发展,全区的食品安全状况也将越来越好!让深汕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新城改革发展成果。

先行示范区深圳冲在前头

将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我要纠错】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界面

网站地图